版面布局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元素的安排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目的是体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美感,我们也可将之称为形式美。形式美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深刻的启示,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后,对视觉经验的一种总结,宣传册设计它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如果想要创造美的形态就要遵守一定的造型法则。
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封面设计还是其他形式的排版,每一个布局合理的版面,样本设计印刷都需要把各要素按照美的法则进行整合与排列。因为只有通过完美的设计和编排,版面才能吸引受众,才能把设计意图完整的体现出来。

为了让版面的整体布局更合理,我们必须要处理好这些“点、线、面”的关系目录设计。这时,适用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都将同样适用于版式设计:对称与均衡的原则体现在版面整体效果上,是一种构图原则,有赖于各要素位置的摆放和大小关系的协调;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可被看作是版面布局的总的指导原则,既可当作是版面中色彩搭配的原则,也可理解为版面中文字大小和文字字体的使用准则。变化强调个性,而统一的目的则是和谐。
无论是变化太多或者过分统一都会让整个版面的设计陷入一种极端图册设计;另外,图形、图片在版面中的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比例和分割原理;而文字、图形或图片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则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增强了版面感染力。可以说,在我们进行图文编排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用到了这些形式美的法则。

版式设计中的视觉流程与平面构成
当我们在观看一幅设计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视觉流动顺序,首先我们会纵观全幅作品,接着视线会跟随画面中各要素的强弱变化作有序的流动,对画面形成一种大体的认识,而后视线会停留在某一感兴趣的点上,最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获取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合理的布局和色彩搭配不仅仅可以美化版面,更可以对受众做视觉上的引导型录设计。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视觉流程简单地说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所以版面的上方、左方、左上和中部最容易引起注意,也可将其称为“最佳视域”。视觉流程的建立不仅仅是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同样可以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分析。在最佳视域中,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可以创造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点”,从而捕捉受众的目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构成要素的空间定位。

在视觉流程的设计中,点、线的方向位置,不同形式的点、线给人的心理感受等都影响了视觉运动中的空间定位。在版面中,点的位置可以形成视觉中心点,而线的方向则决定了视觉流动的连续性。
线本身就具有导向性,而且线的种类繁多(这里的线可以是文字的排列或线条等),不同的线对人们视觉的引导性也大不相同。水平线给人平静和安定感,会引导人们的视线依照视觉习惯从左到右进行移动。垂直线给人一种或向上延伸或向下落的感觉,所以我们的视线也会在画面中随之做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当斜线出现的时候,打破了画面原本的平静,给人不稳定和运动的感觉,因此视线会跟随斜线的倾斜方向移动。
现代生活节奏在加快,信息量也在增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也在随之改变。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观者并把设计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版式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的版式设计既不能只靠感觉,也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编排,画册设计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将主题思想的创意与编排技巧结合起来进行表现,它必将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视觉化的特征。但是无论版式设计的风格如何改变,平面构成的原理都将成为所有设计排版的理论基础。
